放养的地方土鸡以围林野养为主,以五谷杂食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,生产的鸡肉野味十足、营养丰富、安全无公害,并且注重生态保护,控制环境污染,倍受消费者青睐。 实现人生价值的另一种方式 9月11日中午,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的养鸡场里,张璐璐正在给2000只已出栏的芦花鸡喂玉米午饭。 2009年大学毕业,2011年和丈夫放弃白领工作回到家乡,选择了生态芦花鸡养殖这一创业项目。至今,张璐璐的养殖场已有6000余只芦花鸡,最多时达到7000只,日均产蛋2000枚,年收入20余万元。 “创业让我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,我觉得大学生的出路不一定是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,也不一定非要在繁华的都市扎根。”80后张璐璐笑着说。 即使毕业后在兰州一家汽车4S店成为了销售主管,但创业的念头一直在张璐璐心里,“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。想到家乡有的草场,何不在草场投资养殖土鸡呢?”张璐璐说。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,张璐璐得出了结论:在草场里养殖生态土鸡,适合大众消费心理,见效快、效益好,是一个能致富的项目,通过考察,张璐璐最终决定养殖脂肪低、蛋品好的芦花鸡。 从门外汉到养鸡达人 2012年,拿着四处筹到的10万元启动资金,张璐璐正式开始了创业,中文系毕业的小两口完全是养鸡门外汉。买专业书、看光盘、上网查资料、参观学习外地养殖场,参加海北州就业服务局组织的创业培训,小两口开始积累学习。 “刚开始,用200只鸡苗试验,父母给了我们很多支持,他们把自己住的卧室腾出来当饲养场地,父亲还去废品厂买来废钢筋,为小鸡做了两个简单的育雏鸡笼,第一次出栏率是85%,我们也开始边实践边总结。”张璐璐说。 创业无捷径,张璐璐明白科学养殖才是降低风险的唯一途径,经过了不少不眠之夜,小两口逐步掌握了有关鸡养殖的各项知识,现在定期疫苗、消毒工作都是自己上手。 说起自己因为养殖技术不成熟吃过的亏,张璐璐立刻就想到了2012年的那次损失:“那次养了2000只鸡,因为听别人说不停地给鸡喂料,可以让芦花鸡出栏快,但我们这里海拔比较高,不能这么喂,结果有800只鸡得了腹水,都通过掩埋处理掉了,损失了不少。” 扩规模带增收: 政策支持创业路更好走 掌握了一手成熟的养殖技术后,两口子开始扩大养殖规模,2013年,经过一家人的努力,规范化的养殖场在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安家落户,宿舍、独立孵化室、鸡舍……张璐璐两口子也在新养殖场安了家。 自2012年1月,从最开始的200多只鸡开始,张璐璐的养殖场已扩展到每年出栏7000余只,存栏4000余只,年产蛋约31万枚。有了养殖规模,销路的扩展成了关键,从以前丈夫开着三轮车到县上推销土鸡,到现在有自己的网站,拓展了网络团购销售平台,张璐璐家的芦花鸡和鸡蛋在周边县、镇越卖越好,今年两口子把销路开拓到了西宁市,并注册了商标。 张璐璐艰辛的创业路不仅慢慢有了回报,还带动了周边15家农户增收,养殖场采用合作社+农户的形式,将零散的养鸡农户联合起来,实行统一购销,统一技术指导、独立经济核算,优化了资金、技术、劳动力和资源配置,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。 说起增收,住在养殖场不远处的70岁老人刘耕月尝到了甜头:“去年拿了200只鸡回家养,张璐璐教我们技术,养的鸡和鸡蛋也全部收走了,一年就多了5000元的收入。” “海北州就业服务局已经给我们贷了25万元的创业,每月有社保补贴,让我们的劲头越来越足,接下来的目标是扩大产量达到1万只,继续开拓西宁市场,我也要把养殖场坚持到底,今年也参加了省上的创业大赛,希望能拿个好名次。”说起未来规划,张璐璐信心满满。 鸡养殖的市场前景广阔,带动了经济效益,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。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,产业实现绿色转型,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。